??8月29到9月2日,氫能行業又發生了哪些大事?華夏氫能(公眾號hxqn3060)從政策、投融資和行業三個部分,精選了10條的產業重磅資訊。

政策熱點

1.工信部等5部委:著力攻克可再生能源制氫等技術裝備

8月29日,工信部、財政部、商務部、國資委、市監總局5部委聯合印發了《加快電力裝備綠色低碳創新發展行動計劃》。

在氫能方面,文件指出:加快制氫、氫燃料電池電堆等技術裝備研發應用,加強氫燃料電池關鍵零部件、長距離管道輸氫技術攻關。開展制氫關鍵裝備及技術應用,推進不同場景下的可再生能源-氫能綜合能源系統應用,推動長距離管道輸氫與終端裝備應用。

2.廣州:加強氫能基礎設施全鏈條建設促進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

8月30日,廣州市市長郭永航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會議通過《廣州市氫能基礎設施發展規劃(2021-2030年)》,強調要加強氫能基礎設施全鏈條建設,提升氫能全過程安全和經濟性,促進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推動氫能產業持續健康安全發展。

3.安徽合肥:鼓勵支持開展氫能技術研究推動氫能+電能示范應用

8月30日,合肥市人民政府印發《合肥市“十四五”能源高質量發展規劃》,其中氫能方面提到,鼓勵和支持開展氫能技術研究加強氫能發展政策研究。從氫能“制、運、儲、用、管”等多個環節入手,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完善氫能生產和使用的相關管理制度。優化氫能產業發展環境,推動氫能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加快氫能基礎設施布局。啟動城市加氫站布局規劃與建設,推行加氫站與加油、加氣、充電一體化綜合能源站建設,適度超前布局燃料電池汽車終端設施,開展城市氫燃料電池公交車示范應用,促進氫燃料電池、加氫設施、氫能源汽車等產業鏈協調發展。

推動氫能+電能示范應用。開展光伏+制氫/氫能發電等氫儲能項目示范應用,研究氫儲能電站利用峰谷電價差盈利商業模式可行性,探索氫儲能電站規模化、產業化應用途徑。

4.最高補貼2千萬,武漢出臺支持氫能發展16條政策,打造“中國氫都”

9月1日,武漢市經信局發布信息,武漢提出16條支持氫能產業發展政策,加快打造“中國氫都”。

政策目標提出,到2025年,電堆最大額定功率達到150KW,壽命超過20000小時,膜電極鉑載量低于0.2g/kw,全產業鏈年營業收入達到500億元,規上企業達到100家,市內燃料電池汽車推廣量達到3000輛,建成加氫站35座以上。

其中,在氫能產業投資上,對實際投資額1億元(含)以上的新引進氫能產業項目,各區按照“一企一策”給予政策支持。對固定資產投資1000萬元(含)以上的氫能產業投資技改項目,按照其生產性設備投資總額的8%給予一次性補貼,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2000萬元。

投融資熱點

5.三井物產收購挪威氫能公司的主要股份

9月1日,總部位于日本的三井物產公司在獲得7000萬挪威克朗(720萬美元)的投資后,已成為挪威氫能的第二大所有者,持有約15%的股份。

部分資金將用于開發挪威氫氣公司的Hellesylt工廠,該工廠將擁有一個3MW的電解槽,提供高達每天1300公斤的綠氫生產能力。

行業熱點

6.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正式掛牌

8月27日,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正式掛牌暨濰坊新投入運營200輛濰柴氫燃料電池商用車交接儀式舉行。該中心以濰柴動力為主體,聯合清華大學、中科院大化所、中國重汽、陜西重汽等資源。

現場,濰坊新投入運營的200輛濰柴氫燃料電池公交車交接,濰柴聯合整車廠批量交付了氫燃料電池輕卡、重卡等。

7.三峽集團首個制氫項目開工建設,預計年內實現電站并網及氫能產出

8月29日,三峽集團官微發布消息稱,日前,三峽集團首個制氫項目——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納日松光伏制氫產業示范項目正式開工建設。項目包括光伏電站及制氫廠兩部分,其中光伏電站總裝機規模為400兆瓦,年平均發電量為7.4億千瓦時;制氫廠總裝機規模為75兆瓦,包括15臺1000標方每小時的堿性電解槽及1臺1000標方每小時的備用堿性電解槽,生產年利用小時數為8000小時,每年可生產氫氣約1萬噸,副產氧氣8.5萬噸。項目預計于年內實現電站并網及氫能產出。

8.寶馬將在年底前生產100輛氫能汽車,2030年前或開始大批量生產

31日,寶馬集團發布消息稱,正在開發一種新的氫燃料電池系統,用于小型系列的寶馬iX5Hydrogen車型。該車將在2022年小批量生產,并在全球范圍內用于測試和示范目的。

據悉,氫氣驅動部件已經開始生產。寶馬稱,在寶馬iX5Hydrogen的第二代燃料電池中,已經將燃料電池的連續輸出量提高了一倍以上,同時重量和尺寸都有了大幅度的下降。

此外,寶馬計劃在今年年底前生產不到100輛iX5氫動力汽車用于在美國、日本、歐洲、中國和韓國的日常條件下測試,并正在“認真考慮”在2030年之前大規模生產燃料電池汽車的可能性。

9.濰柴動力簽署1100輛氫燃料電池商用車戰略合作協議

9月1日,濰柴氫燃料電池商用車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山東濰坊舉行,該儀式上濰柴動力簽下1100輛大訂單。

此次簽約的1100輛商用車,涵蓋4.5噸城市物流車、18噸物流車、49噸牽引車等各系列產品。搭載的濰柴氫燃料電池功率覆蓋50-200kW,具有零碳舒適、安全可靠等特點,可滿足長續航、低溫等多種復雜工況的需求。

根據協議,各簽約方就深化氫燃料電池在商用車領域的應用和市場推廣達成一致合作意向,加快推進物流運輸場景的大規模商業化應用。

10.中石化規劃到2025年,建成加氫能力12萬噸/年左右

9月2日,中石化發布實施氫能中長期發展戰略,其中規劃到2025年,建成加氫能力12萬噸/年左右,全力滿足消費終端加氫需求;在現有煉化、煤化工制氫基礎上,大力發展可再生電力制氫,進一步擴大清潔綠色氫氣生產利用規模,重點抓好綠電制綠氫重大示范項目布局建設,逐步在煉化領域替代化石原料制氫,推動工業領域深度脫碳;積極聯合各方優勢資源,推動建立全國性氫氣生產、利用、加氫站網絡及科技裝備等產業鏈數據庫,建立信息共享機制,為我國氫能產業發展提供基礎數據支撐,帶動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轉自 華夏能源網 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