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氫能(公眾號hxqn3060)獲悉,8月28日,內蒙古8個風光制氫一體化示范項目在鄂爾多斯市和包頭市集中開工,預計于2023年6月投產,全部投產后每年可生產綠氫7.2萬噸。
8個風光制氫一體化示范項目中,鄂爾多斯市5個、包頭市3個。8個項目共配套272萬千瓦新能源規模,其中風電77萬千瓦,光伏195萬千瓦,目前各項目正在加快建設,預計于2023年6月全部投產后,產出的綠氫計劃用于重卡汽車燃料、化工、生物醫藥、冶金原料等。
華夏氫能(公眾號hxqn3060)注意到,在這八個項目中,包括了三峽集團首個制氫項目——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納日松光伏制氫產業示范項目,該項目的開工標志著三峽集團在氫能領域邁出重要一步。
據悉,該項目位于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納日松鎮,由中國三峽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峽能源)牽頭投資建設。
該項目包括光伏電站及制氫廠兩部分,其中光伏電站總裝機規模為400兆瓦,年平均發電量為7.4億千瓦時,建成后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23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60萬噸。
制氫廠方面,總裝機規模為75兆瓦,包括15臺1000標方每小時的堿性電解槽及1臺1000標方每小時的備用堿性電解槽,生產年利用小時數為8000小時,每年可生產氫氣約1萬噸,副產氧氣8.5萬噸。項目預計于年內實現電站并網及氫能產出。
建成后,項目總發電量的20%將直接輸送至當地電網,剩余80%則全部用于電解水制氫,所產出的氫氣和氧氣主要用于化工及交通領域。
其中,制出的高純氫氣大部分通過新建的2公里輸氫管道直接輸送至下游合成氨工廠,剩余部分增壓后裝車運輸至附近加氫站;所產氧氣一部分經加壓后運送至當地化工企業,另一部分液化后裝車外送,提供給其他有需求的單位。
三峽集團方面表示,該項目是集團在氫能領域的首個項目,致力于氫能生產、儲存、應用等關鍵技術的研發攻關,將為三峽集團綠電制氫規模化、商業化發展積累寶貴經驗,著力推進在氫能領域的“制、輸、用”全鏈條發展。
(轉自 華夏能源網 08-31)